4月18日,tyc3556太阳集团城网址第五届研究生“十佳学术之星”评选汇报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。经前期层层筛选,共有16名学子入围现场评审环节,通过陈述展示、现场答辩,教育技术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陈继力荣获“十佳学术之星”称号。智能教育专业2023级博士生周斯炜获“十佳学术之星”入围奖。
十佳学术之星:陈继力
逐梦智能教育,厚积薄发启征程
陈继力与智能教育的缘分,萌芽于本科时期对技术赋能教育应用场景的浓厚兴趣。本科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他,在师大四年的学习中,深刻感悟到代码背后蕴藏的温暖力量,希望能跨越数字鸿沟,为教育注入新活力。带着这份信念,研究生阶段他毅然投身教育技术学专业,立志探索教育与计算机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。
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,陈继力甘坐 “冷板凳”。三年来,他系统梳理千余篇文献,形成 200 余篇笔记;分析教学视频超 2000 小时,收集问卷 4000 多份。这些扎实的调研工作,为他在智能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筑牢根基。
深耕学术领域,累累硕果展实力
陈继力的研究成果既丰富又具实用价值。他开发的 AI 学习机搭载共情对话技术,依托超过 3.5 万条学习者情绪健康思维链数据集构建而成,还打造了多模态情绪分析模块、知情计算等教学应用平台。这些成果走进校园,惠及广大师生。
在学术成果方面,陈继力成绩卓著。他以应用为导向开展研究,已发表智能教育相关期刊和会议论文共 6 篇,涵盖权威 A 类、权威 B 类、一级期刊、EI 会议,累计影响因子超 32。首次冲击权威 A 类期刊时,面对审稿人的 15 条意见,他熬几个“大夜”撰写长达 36 页的回复信,最终文章成功发表在人工智能大类排名前五、影响因子高达 14.7 的期刊上。目前,他还有两篇多模态教学情感分析工作正在投稿,一篇投稿至多媒体技术领域全球第一期刊多模态顶刊 TMM,另一篇 CCF-B 类期刊已进入一审小修,并获评 “最佳论文候选”,每年仅有一篇文章能获此殊荣。此外,他还参与或主持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课题 5 项,受理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各 1 件,荣获国家奖学金、校优秀毕业生推荐资格、校一等奖学金等数十项荣誉。
心怀感恩前行,砥砺奋进赴未来
学术之路漫长且孤独,陈继力始终心怀感恩。他坦言,是师长们如晨曦般的指引与陪伴,让他坚定地在这条道路上前行。如今,他已申请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专业攻读博士,未来将继续深耕智能教育领域,致力于开发更具个性化、更具人文关怀的智能教育解决方案。他期望学成归来后,能续写与母校的深厚情谊,为母校发展贡献力量,打造更多有温度的智能教育产品,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。
陈继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术探索精神,激励着更多同学在学术道路上勇攀高峰。相信在他的榜样引领下,会有更多学子在学术领域发光发热,为推动学校发展、促进教育进步贡献力量。
获奖体会
在得知获评校十佳学术之星的那一刻,心中涌起的不仅是喜悦,更有对过往努力的回望与对未来的期许。每一次深夜的思索、每一次失败后的重新出发,都会化作通往成功的基石。愿我们都怀揣希望,笑对风雨。
——陈继力
十佳学术之星入围奖:周斯炜
周斯炜,智能教育2023级博士生,师从李明教授,主要从事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研究。他以“算法重塑教育”为核心理念,聚焦数据智能分析技术革新,并先后在权威A类期刊Information Fusion等国际权威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,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件,并参与了2025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(新苗人才计划)项目的立项工作,其硕士论文荣获2023年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成为该年度tyc3556太阳集团城网址唯一获此殊荣者。此外,他曾斩获校一等学业奖学金、校级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等奖项。如今的他,仍在智能教育征途上向下扎根、稳步前行。
获奖体会
有幸获得本届十佳学术之星入围奖,虽未登顶却弥足珍贵。回望这条浸润着星霜的学术征途,实验室的灯火与熹微晨光默然相守,浩繁文献的字句如金线织就经纬,导师的箴言恰似北辰指引迷津。愿将此刻的微光淬炼成剑,在星辉斑斓处续写属于求索者的诗篇。
——周斯炜
以榜样为光,向卓越进发
陈继力、周斯炜用拼搏诠释学术真谛
汗水浇筑的成绩,闪耀着奋斗者荣光
教育学子当如是:
执热爱为刃,破学术之壁
怀热忱作舟,渡未知之海
未来已来——
以奋斗为笔,书写新篇章
以创新为灯,照亮前行路
教育荣耀 由你续写